台灣火車環島行程
台灣遊

【一個人的旅行】去台灣坐火車環島12天-吃喝逛行程分享

我是一個人背著背包環島,作為快要大四的台灣留學生,想在畢業前把全台灣走一遍,留下最後的美好回憶。所以在開學前,籌備了為期兩個禮拜的環島之旅,以台中為出發點,坐火車順時針環遊台灣。

交通方式

以火車、公車、單車、步行為主,本人不會騎機車,所以不會去需要機車代步的景點。

每天出發前都會透過台鐵官網的列車時刻/車次查詢來決定今天搭乘的班次。

坐火車我基本上是刷悠遊卡入閘,節省排隊買票的時間,也不考慮提前買票,因為怕局限時間和行程,但這樣的話有機會沒位子坐。本人親身體驗下來,台灣東部的火車基本都有空位,西部就要一會坐一會站,想要方便還是舒適就看個人囉。

搭公車和台灣好行都是用悠遊卡。

另外,台鐵有推出台灣鐵路周遊券TR-PASS,根據天數和對象提供搭乘優惠,也適合火車環島人士,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一下。

行前準備

旅途中我只帶了一個帆布袋和背包。

帆布袋:錢包、雨傘、眼鏡、紙巾、手機、充電寶、充電線、水瓶

背包:三件上衣、兩條長褲、兩條短褲(上衣加短褲可當睡衣)、一件防水擋風的外套、三套內衣、三雙襪子、一雙拖鞋、運動鞋穿身上、兩條小毛巾、化妝包(洗面奶、化妝水、乳液、防曬、護唇膏、牙膏牙刷牙線、梳子)

物品選擇方面可以遵循三個要素,選輕的、舒服的、百搭的。

沐浴露和洗髮水青旅基本上都有提供,可以不用帶。

輕便行李比較方便寄存,可以放火車站置物櫃,也可以讓青旅代為保管。

詳細行程

我的環島路線:台中→新竹→基隆→宜蘭→羅東→花蓮→池上→台東→墾丁→台南→嘉義→彰化鹿港→台中

天數:12天

住宿方面:我基本上是提前一到兩天訂下一個目的地的青旅,因為怕行程耽擱導致要改期或退訂就太麻煩了,所以我採取的策略是走一步看一步,目前還沒有遇到旅館爆滿要露宿街頭的情況哈。【一個人的旅行】去台灣坐火車環島-12間住宿分享

行程安排:本人非常重視一日三餐,所以行程中吃是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遊觀光景點。我經常看Youtube上別人推薦的餐廳,以及看Google有哪些評價高的店就會去,觀光的話偏好自然風景和藝術景點,對歷史古跡不太感興趣,但熱門的還是會去看一下。

第一天:台中(20號倉庫藝術特區、中華路夜市、忠孝路觀光夜市)

傍晚到台中後,在台中火車站附近随便逛逛,由於台中我來過好幾次,所以這次就不去熱門景點了。

20號倉庫像鬧市中寧靜的角落,去的時候沒什麼人,而且很多店都沒開,是一個適合文青拍照的地方,但我感覺藝術氣息沒有很濃。

中華路夜市忠孝路觀光夜市都在台中火車站附近,比起逢甲夜市來說,沒那麼人山人海,少觀光客,多本地人。

附近美食春芳號、阿斗伯冷凍芋、東東芋圓、盛橋刈包、譚家麵疙瘩館、永德堂薏仁牛奶

住宿地點台中- 奇異果站前二館

第二天:台中→新竹(美食吃不停)→基隆(廟口夜市)

早上坐火車到新竹,從新竹火車站出來右手邊有一整排的YouBike,先租YouBike然後去吃新竹美食。由於新竹沒有青旅,住宿不太方便,所以就不作長時間停留,下午直接坐火車到基隆。

新竹美食榮記客家湯圓、神仙牛乳大王、本味木瓜牛奶、正老牌阿忠肉圓、周家燒麻糬、廟口鴨香飯、福源花生醬(新竹必買伴手禮)

聽台灣同學說,基隆特別容易下雨,沒想到當天真的下了毛毛雨。

廟口夜市整體的價格都偏貴,周邊的餐廳反而比較便宜。走到基隆港那邊可以聽街頭藝人唱歌,吹吹海風。

基隆美食基隆連珍糕餅店(芋泥球)、全家福酒釀湯圓、廟口油粿 ▪ 芋粿、泡泡冰

住宿地點基隆- 輕旅 Light Inn

第三天:基隆(和平島、九分老街、金瓜石、黃金神社)→宜蘭(東門夜市)

早上坐台灣好行-龍宮尋寶(東岸)線從臺鐵基隆站上車,到和平島公園下車,這裡主要觀賞海蝕地形奇觀,例如豆腐岩。

遊覽完後,在和平島公園重新坐台灣好行-龍宮尋寶(東岸)線到臺鐵瑞芳站下車(可以先寄存行李),再轉788/1062/856/825公車上九分老街吃午餐。沿著周邊逛一逛後,再走回公車站搭公車到金瓜石。

九份老街美食:阿柑姨芋圓、阿蘭草仔粿、金枝紅糟肉圓

金瓜石以日治時期的採礦業為背景,沿途都是日式建築。這裡最主要是參觀黃金博物館,進礦坑感受採礦場景。出來後左邊餐廳可以品嘗山頂豆花,在博物館後方有一條登山步道,往上走大概二十多分鐘是黃金神社遺址,在那裡能遠眺茶壺山。

結束基隆一日行程,接下來從瑞芳搭火車到宜蘭,晚上逛宜蘭的東門夜市

東門夜市美食:嘟好燒、正統燒馬蛋、阿成蚵仔煎

住宿地點山啄木青年旅館

第四天:宜蘭(幾米公園)→羅東(羅東林場、羅東運動公園、羅東夜市)

幾米公園是以幾米(台灣著名繪本畫家)的作品為主題的公園,有一些藝術雕塑可以打卡。走到宜蘭火車站對面的創意市集有小攤檔賣手工藝品,那裡比較好逛。

宜蘭美食:山越早點、游家麻糬米糕、宜蘭文昌炸醬麵、美雅牛舌餅(宜蘭伴手禮)

台灣好行-冬山河線從羅東轉運站(羅東後火車站)可以到羅東林業園區羅東運動公園,回程在公正國小(羅東夜市)下車。

羅東林業文化園區(羅東林場)內保存了日據時期的竹林車站、森林鐵路和貯木池等設施,生態環境良好,空氣清新,綠意盎然,隨處可見鳥類覓食和棲息。

羅東運動公園佔地47公頃,有湖泊、大草坡、台灣原生植物等景觀,也有游泳池、網球場、籃球場等運動設施,是散步休閒的好去處,秋冬12月到1月還能看到落羽杉由綠變紅的美景。

羅東美食:林場肉羹、魏姐包心粉圓、財記臭豆腐、羅東紅豆湯圓、三星蔥餅(三星蔥是宜蘭名產,必吃!)、諾貝爾奶凍(宜蘭羅東伴手禮)

住宿地點安禾時尚旅館

第五天:羅東→花蓮(七星潭、東大門夜市)

到花蓮第一件事是放行李,然後去租一天腳踏車。

今天打算挑戰騎單車到七星潭,一般呢是從南濱公園騎到七星潭(花蓮港濱自行車道),全長十五公里,可以邊騎單車邊欣賞碧海藍天。

但我是在花蓮火車站附近租的單車,當時看Google Maps好像有另一條路線比較快,就毅然決然跟著Google走,然後經歷了兩段超長上坡路,直接累趴在地。看著眼前的七星潭,這風景如畫的景致,簡直累並快樂著。

累了大半天,回程只能乖乖走自行車道,到南濱公園後附近就是東大門夜市

不想累的話可以搭台灣好行-太魯閣線,從花蓮火車站到七星潭只需要搭一個站。

花蓮美食:曾記麻糬、戴記扁食、炸彈蔥油餅、蔡記豆花、蔣家官財板

住宿地點角舍背包客棧

第六天:花蓮(太魯閣)→池上

去太魯閣之前建議買些乾糧帶身上。

在花蓮火車站搭台灣好行-太魯閣線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下車,這邊有公廁可以先上廁所,建議先上廁所,不然要到靳珩公園才有公廁。不需要的話可以在砂卡礑站下車。

砂卡礑步道全長約4.1公里,終點是三間屋,原路往返需時4-6小時,而且沿途沒有廁所。大部分人都是只走到五間屋就原路折返,大概是1.5公里,來回需要一個多小時。五間屋那裡有小商店,賣洛神花茶、桑葚汁、冬瓜檸檬等飲料,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品嘗馬告香腸(馬告是原住民的傳統香料,又稱山胡椒)。

回到砂卡礑公車站可以坐台灣好行-太魯閣線302公車(班次較多)在燕子口下車,步行路線是燕子口→靳珩公園→錐麓斷崖,長約8公里路程,單程約30分鐘。這裡是太魯閣峽谷的精華路段,沿途可以欣賞壺穴、湧泉和斷崖等特色風景,然後沿路返回公車站。

原本下一站是九曲洞,但錯過了台灣好行的班次,下一班要等一個小時,所以決定搭302公車走綠水步道。

綠水步道長2公里,從A點上山B點下山,走大概一個小時,然後沿著公路走十幾分鐘返回A點搭車回花蓮火車站。這條步道是日治時代遺留至今的古道,沿途有森林、斷崖、峽谷和歷史遺址,也會走過小木橋、小吊橋和小山洞,是一條具有趣味性的步道,值得到此一遊。

到花蓮火車站後搭火車到池上。

住宿地點禮物盒子青年旅館

第七天:池上(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、大坡池、伯朗大道)

我住的青旅有提供合作店家租單車的優惠,租一天只需要$70台幣。

早上租好單車快十點,第一站去福原豆腐店吃早餐,聽說來池上必吃這裡的臭豆腐,我怕來晚了吃不到,就趕在營業前去等,沒想到還沒進店裡,外面的人絡繹不絕,點單後等了快四十分鐘才吃到,而且很難找到空位。

但等待是值得的,我覺得這裡的臭豆腐是我在台灣吃過最好吃的。新鮮出爐的臭豆腐,散發著臭豆腐獨有的香氣,咬下去外脆裡嫩,搭配酸辣可口的台式泡菜,讓人一口接一口吃得停不下來,後悔只點了一份,如果不需要等太久,我可以吃三四份。這裡除了賣臭豆腐,還有豆漿和豆花,非常推薦大家來品嘗。

中午參觀了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,這裡就是一個餐廳+博物館+伴手禮店的概念,可以了解池上飯包的歷史,吃到用池上米做的便當,以及買到全台最優質的米作為伴手禮。

池上飯包乍看跟一般便當一樣,但池上米吃進去的口感就非同一般了,顆粒飽滿,嚼著軟硬適中,唇舌間有濃郁的米香,與配菜一起吃簡直有滋有味。

吃完午餐,下午騎單車走池上環鄉自行車道,沿途會經過很多景點,主要遊覽大坡池和伯朗大道(金城武樹、天空之路)。這裡走哪都是一道風景,仰頭望去,盡是藍天白雲,綠油油的稻田,還有農民彎腰在田裡耕作的情景。

池上美食福原豆腐店、大池豆包豆皮豆漿店、甘味堂(牛肉麵)、田味家、池上便當、池上米(伴手禮)

住宿地點:禮物盒子青年旅館

第八天:池上→台東(台東森林公園、海濱公園、鐵道藝術村、台東觀光夜市)

池上坐火車到台東,今天是悠哉慢活的行程。

下午租旅館的單車,騎單車遊覽台東森林公園。這裡佔地280公頃,種植了大量木麻黃,且有三座湖泊—琵琶湖、活水湖和鴛鴦湖,騎單車可以花上大半天時間,欣賞湖光山色,也是一個散步野餐睡午覺的寶地。

森林公園出來後附近就是海濱公園,沿著海岸線邊走邊吹海風,天氣好的話還能看到海平面上的「綠島」。

晚上逛台東觀光夜市(只營業星期四五六這三天)和鐵道藝術村。

鐵道藝術村前身為台東火車站,現改建成集藝術、人文和休閒娛樂的地方,白天是寧靜安詳適合散步的地方,晚上則變成一個充滿藝術氣氛的市集,到處掛滿手繪小燈籠,有街頭藝人唱歌奏樂,有攤販在賣自己手作的文創商品,也有賣台東特色的農產品。

台東美食:阿咪米台目、林家臭豆腐、刈ㄧˋ圓堡、寶桑豆花店、楊記家傳地瓜酥(伴手禮)

住宿地點旅人驛站 鐵花文創館

第九天:台東→墾丁(海生館、恆春老街、墾丁大街)

從台東坐火車到枋寮火車站需時一小時45分鐘,然後搭台灣好行-墾丁快線海生館轉乘站下車,走到右後方的後灣路口站墾丁街車海生館

海生館分為一共有三個展館,分別是台灣水域館、世界水域館和珊瑚王國館,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看白鯨、企鵝和珊瑚礁,其他的感覺跟海洋公園差不多。另外就是吃東西特別貴,吃午餐花了我快200塊台幣,而且還吃不飽,建議自備糧食。

海生館門票優惠

逛完再搭墾丁街車恆春老街填飽肚子,晚上逛墾丁大街繼續吃吃喝喝。

墾丁大街夜市充滿異域風情,除了有台灣小吃外,有一半都是賣異國料理,比如泰國的香蕉煎餅、泰式奶茶、韓國烤肉、漢堡披薩等小吃,口味也比較迎合觀光客。

墾丁美食:阿伯綠豆饌、阿婆的鹹粿、恆春有一家紅豆餅、QQ蛋奶顏姐、墾丁脆皮湯包

住宿地點墾丁My Home

第十天:墾丁→台南(台南孔廟、赤崁樓、安平古堡、中正商圈、神農街)

墾丁牌樓台灣好行-墾丁快線高鐵左營站下車(枋寮站下車搭火車到台南也可以,但班次比較少),跟著指示牌走2分鐘就是臺鐵新左營站,再搭火車到台南。

在台南旅遊可以搭台灣好行-99安平台江線或者2號公車去大部分景點。

台灣好行搭乘路線:台南火車站→建興國中(孔廟)→赤崁樓→中正商圈→安平古堡

2號公車搭乘路線:台南火車站→孔廟→安平古堡→西門、友愛街口(中正商圈)

台南孔廟是台灣第一座孔子廟,至今已有三百年歷史,進孔廟大成門區域需要買門票,對歷史沒興趣的不必進去,在其他區域逛逛就好。孔廟大門對面是孔廟商圈,有各式餐廳、文創店和DIY體驗的活動。

赤崁樓是荷蘭殖民者於17世紀建造的軍事要塞,歷經明、清和日治時期,見證著台灣歷史的變遷,

安平古堡跟赤崁樓一樣是荷蘭人建造的城堡,也是來台南必遊的古鎮之一。附近是安平老街,個人覺得跟一般商圈差不多。

之後可以徒步5分鐘到安平樹屋,觀賞建築物與榕樹共生的奇景。順便逛附近的朱玖瑩故居德記洋行

Klook安平樹屋的優惠門票,比現場買便宜,而且不用排隊買票,掃QR CODE即可入場。

台南是台灣歷史的發源地,觀光景點以古蹟居多,對歷史不感興趣的人可能會覺得無聊。但台南美食琳瑯滿目,我住的旅館管家推薦了幾間在中正商圈的美食店,味道都讓人驚艷,愛美食的人一定不能錯過。

吃完飯可以去散步消消食,附近有一條古蹟林立的神農街,走10分鐘就到,晚上沒什麼人潮,來感受一下四、五十年代的台灣面貌。

台南美食:邱家小卷米粉、Chun純薏仁、江水號、亞米甜甜圈專賣店、炸雞洋行、赤崁棺材板、莿桐巷傳統豆花坊、克林台包、松村煙燻滷味

住宿地點老曼船長鐵道HOSTEL

第十一天:台南→嘉義(阿里山)

環島的下半段天氣時好時壞,在台東和墾丁的時候就各下了一場大雨,沒想到這場大雨還跟到了阿里山。

在嘉義火車站搭台灣好行-B線(經奮起湖)上山。

在市區還是陽光普照,半路就變成瓢潑大雨,上山越發驚險,窗外霧濛濛的,在奮起湖站下車後,臨時買了雨衣,由於雨實在太大了,就算是撐著雨傘披著雨衣也寸步難行,只能邊走邊躲雨。

奮起湖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中繼站,以老街、鐵路便當和四方竹聞名。從奮起湖老街開始走,沿途會經過奮起湖車庫、四方竹林、杉林木棧道、星空童話木屋和百年肖楠林等景點。

走樹林間的木棧道,可以觀賞台灣肖楠 、台灣杉和四方竹等特色植物。如果想走完整個奮起湖風景區的步道,走一天也未必走得完。

奮起湖美食:阿丹姨圓仔湯、愛玉伯ㄟ厝、街仔尾阿嬤草仔粿、百年檜木甜甜圈

原本打算在奮起湖吃完午餐再上阿里山,沒想到這雨根本沒停過。才下午一點,天空烏雲密佈,暴雨傾盆,所以為了安全起見,就不上山了。

沒搭到阿里山小火車,也沒看到阿里山神木,非常的遺憾,以後有機會一定會再來!

嘉義美食:陳家火雞肉飯、三雅嘉義火雞肉飯

住宿地點:嘉義行藝文旅

第十二天:嘉義→彰化(扇形車庫、鹿港)

嘉義搭火車到彰化火車站,徒步十分鐘到扇形車庫

扇形車庫建於1922年,是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產物,用於火車休息、維修與保養,像扇骨向外擴展的軌道,對應著一輛又一輛的火車頭車庫,因此又有「火車頭旅館」之稱。聽說全世界僅存十座扇形車庫,在亞洲除了日本有,就只剩台灣還保存著,所有現在還能看到真的非常難得。

彰化美食:阿璋肉圓、彰化木瓜牛乳大王

彰化火車站(彰化客運彰化站)台灣好行-鹿港祈福線鹿港乘車處(鹿港老街)下車。

走不到五分鐘在YouBike鹿港分局租單車。

鹿港我以前來過好幾次,都是只呆半天就走,這次特意舊地重遊(主要是想念鹿港的美食~)。

鹿港景點:鹿港老街、鹿港龍山寺、鹿港天后宮、摸乳巷、福興穀倉、福寶濕地(看日落)、阿義手工麵線(早上看曬麵線)

鹿港美食:金龍木瓜牛乳(每次來都買一杯)、蚯蚓龍山麵線糊、廟口爌肉飯、阿婆麻糬舖、東華素食麵茶、鹿港許家素食、麵線研究所、黑豬灶爌肉飯、阿振肉包、阿彬爌肉飯(宵夜)

住宿地點:小艾人文工坊 

第十三天:回台中

花費

餐飲費

每天上限$400,午餐晚餐各$200。

我會盡量選有提供早餐的旅館,所以有些早餐是包在住宿費里,沒提供早餐再把兩餐的費用平攤。

$4800

住宿費

台中- 奇異果站前二館 $650;

基隆- 輕旅 Light Inn $700;

宜蘭- 山啄木青年旅館 $560;

羅東- 安禾時尚旅館 $800;

花蓮- 角舍背包客棧 $449;

池上- 禮物盒子青年旅館 $560 x2晚;

台東- 旅人驛站鐵花文創館 $612;

墾丁- 墾丁My Home $648;

台南- 老曼船長鐵道HOSTEL $600;

嘉義- 嘉義行藝文旅 $500;

彰化鹿港- 小艾人文工坊 $600

$7239

火車交通費

台中-新竹 $99;新竹-基隆$242;瑞芳-宜蘭$142;

宜蘭-羅東 $22;羅東-花蓮$203;花蓮-池上$240;

池上-台東$93;台東-枋寮$216;高雄-台南$106;

台南-嘉義$139;嘉義-彰化$184;彰化-台中$40 

記得有時候刷卡出閘,顯示的費用比原價低,好像打了九折,具體怎麼算我還搞不清楚,所以以上所列的價格都是原價。

$1726

其他費用

租單車、搭客運、搭公車、門票價格都沒記錄下來,只能預估

$1500

總花費約(台幣)

$15265

 

 

 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