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簡悅生活

日劇《我的家裏空無一物》的「扔東西法則」統整

劇情介紹

麻衣從小和媽媽、外婆一起生活在一間堆滿各種雜物的房子裡,由於家人都是懶得整理的人,所以他們經常因為找不到東西而煩惱,家裡來客人的話還需要突擊整理(把東西塞到客人看不到的地方),造成生活上的各種不便,但這並沒有激發他們改變的慾望,還習以為常。

(房間雜亂到經常找不到東西)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(客廳餐桌上堆滿雜物)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(有客人來時忙著整理)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一直到麻衣高中失戀,想在房間上吊自殺,但想到死後若被人看到自己的遺體躺在髒亂的房間,簡直無地自容,決心死前整理一下房間,把前男友的回憶統統都扔掉。扔掉無用的東西後,人生豁然開朗,至此走上「扔東西變態」的道路上。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再後來日本發生大地震,麻衣老家變成危樓,大家需要整理出最低限度的必需品搬到臨時庇護公寓,才發現家裡的必需品只要原本的十分之一就夠了,開始思考人真的需要那麼多物品維持生活嗎?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現在的麻衣是個扔東西狂魔,愛好打掃、收納和整理,跟老公、媽媽和奶奶一起住在一間看似空無一物的房子裡。

(已住四年的房子)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為何要扔掉?

不需要的物品放在家裡只是佔用空間,沒有發揮它的作用,清空後房間會整潔很多,而且雜物少了,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能把家裡打掃得一乾二淨。

#喜歡的物品用才不可惜,放著不用才可惜。比如你很喜歡的一件衣服,放在衣櫃裡捨不得穿,但又不定期做保養,幾年後衣服都過時了,還放在衣櫃裡堆灰,這並不是珍惜,為了能夠長久的使用而用心保養才是珍惜。

跨越扔東西的K點:只要猶豫就把它扔掉

女主扔東西的程度非常變態,扔掉了結婚前老公送的情侶戒指,因為現在已經有結婚戒指;扔掉了畢業紀念冊,覺得如果想回憶可以去朋友那看:扔掉了別人送的禮物,因為一直沒有用留著反而更難受。

在扔東西時如果猶豫就把它扔掉,因為猶豫說明本身有問題,也許覺得價格貴、以後會用到、有紀念價值或者這是別人的心意而不捨得扔,但你猶豫了就代表你心理有不中意的地方,那就必須把它扔掉,麻衣稱之為「跨越扔東西的K點」

#自己的東西可以隨便扔,家人的東西讓他們自己扔,擅自扔掉家人的東西很容易引起家庭矛盾,我們能夠理解他們為什麼囤積東西,但他們未必能夠理解你為什麼扔東西,所以別擅自幫家人做決定。

我的家裏空無一物

五大「扔東西法則」

1. 太多喜歡的東西不知道怎麼扔? 推進式代替法

賦予東西第二個使用方法,把喜歡的物品轉作他用,不那麼喜歡的物品扔掉,例如把很喜歡但沒在用的碗變成寵物的飯碗,把舊的寵物碗扔掉。

#有興趣的可以學學麻衣用兩條洗臉巾代替浴巾,還有找一瓶萬用清潔劑,可以洗手、洗頭和洗身體!

2. 無論怎麼收拾看起來還是亂? 同色等間距分割佈局法

依照物品的顏色,分別按相同間距分開放置,這樣看起來會非常整潔。有研究顯示,物品分成三種顏色的話,更有助於分類;有圖案和花紋的東西會造成視覺上的雜亂,盡量不要有。

同色等間距分割佈局法
同色等間距分割佈局法

3. 收納箱太多很佔空間? 一物兩用的重複使用法

選擇具有其他用途的收納盒,比如在收納盒上放坐墊變成凳子,把多餘的椅子扔掉,才能有效利用空間。

4. 扔與不扔之間難以抉擇? 期間限定遠距離法

不知道該不該扔的東西藏起來一段時間不去理會,通過這樣可以測量出對物品的需求度,如果在此期間一次也沒有想到那個東西,沒有拿出來用過,就可以判定它是需求度低,可以扔掉。

5.剛收拾好馬上就亂了?物品所在地確定法

給每個物品規定好放置的位子,用完後物歸原位。

四大「 整理規則 」

1.把東西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
2.共用空間不可以放私人物品
3.定期對物品進行扔與不扔的分類
4.盡量不添東西

「買一件扔一件」:用只拿一個行李包的心態去購物(旅遊帶的東西就是你的必需品),不買不需要的東西,買了就強迫自己淘汰掉一件舊東西。

「不買新的保養舊的」:努力保養舊物品,或將舊物翻新成新的。


自我反思

有很多東西買回來都沒有在用,一直捨不得扔,總覺得以後還有機會用到,結果幾年過去了,東西還是原封不動放在那犄角旮旯。去年旅遊的時候買了很多紀念鑰匙扣,想著可以送給家人和朋友,買當下只覺得很好看很便宜,沒想到家人根本不需要這些,朋友就那麼幾個,自己鑰匙只有一把,送給別人還有剩,根本不需要買那麼多。

自己還有個壞習慣就是網購不看體積容量,寄回來一大堆吃都吃不完,放著放著就過期了。還總是貪小便宜,什麼買500減50,滿500免運,然後買了一些自己原本沒有要買的東西。有一次加購了一瓶漱口水,自己本身沒在用,寄過來才發現有1000ml,用到天荒地老都用不完,而且用幾次就丟一邊了,這些年來花了不少冤枉錢啊。

理解家人

父母以前過的都是苦日子,總是吃不飽穿不暖,現在生活變好了,總希望把他們認為好的東西帶回家,比如還能用的塑料袋、破了一角的雨傘還有舊衣服舊家具這些。我媽很喜歡新的碗筷,幾年前買的到現在還不捨得用,現在只用一次性筷子和外賣的塑膠碗,就算跟他們說這樣不健康不環保,根本沒有用。

我們家囤積的東西挺多的,光電飯煲就有六個,兩個正在用,其他用塑料袋包著,不知道壞沒壞,還能不能用,雨傘十幾把,購物袋一大堆,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數都數不完。香港房子面積本來就小,房間客廳堆滿雜物其實住在裡面挺壓抑的,但跟家人吵過鬧過都無法解決問題,死也不讓扔,也許物品能夠帶給他們安全感、歸屬感以及各種回憶吧。

其實真正理解家人後,就覺得這些都不是事兒,就由他去吧!我管好自己就行。

心態改變

囤積再多的東西死後也帶不進墳墓,而且雜物越多家人整理起來就越麻煩,我是死後不希望給家人添亂的人,所以不需要的東西現在都能統統扔掉!


《我的家裏空無一物》這部日劇一共六集,每集30分鐘,我前前後後看了兩遍,感觸頗深,自己不需要的東西也整理出兩大袋,成功感爆棚!如果看完這部日劇的朋友也想實踐,建議找家人不在的時候,我邊整理我媽邊絮絮叨叨~~~

You may also like...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